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张寿臣生于清末的1899年,其父亲是评书艺人张诚甫,作为艺人的张诚甫很是看重教育,虽然日子艰难,但还是让张寿臣读了私塾,学习文化,而这也为张寿臣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相声大王”张寿臣有何能耐,为何能成为相声界的总门长?
相声界并不是一直有“门长”的说法,在相声最初的时候,虽然有师承门户,但是并没有形成门长制度,而真正在相声界形成门长制度,并行使门长权力的便是一代相声大王张寿臣。
甚至有人说张寿臣是当时相声界的总门长,不仅管着寿字辈,就连德字辈也得归他管,那么张寿臣究竟有何能耐?为何能在相声界脱颖而出,成为首位门长呢?
张寿臣生于清末的1899年,其父亲是评书艺人张诚甫,作为艺人的张诚甫很是看重教育,虽然日子艰难,但还是让张寿臣读了私塾,学习文化。
而这也为张寿臣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毕竟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相声艺人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能记住段子全靠师父的口口相传。
张寿臣在读私塾的时候便偶尔会跟着父亲去天桥说相声,1909年,张诚甫去世,张寿臣的日子陷入困境。
张诚甫生前的好友焦德海看张寿臣可怜,便将其收入门下,而张寿臣也成为寿字辈第一个拜师的相声艺人。
张寿臣跟随师父焦德海学艺,使得自己的相声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学满出师后,张寿臣开始在北京、唐山等地演出,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而真正改变张寿臣命运的是自己在24岁这年遇到了贵人李德钖。
李德钖是德字辈相声艺人,其在当时是相声界最火的相声演员,有“万人迷”的雅号,名噪一时的李德钖和张寿臣合作期间,对张寿臣指点很多。
而张寿臣也在这合作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于李德钖有些丑陋的相貌,张寿臣不仅年轻,而且比较儒雅,有文人气质,加上表演的相声段子雅而不俗,使得张寿臣的风头一度盖过了李德钖。
李德钖当时惹上鸦片,开始在表演上走下坡路,后来渐渐失去观众缘,不得不远走东北,在李德钖远走之后,张寿臣开始与相声名家陶湘如合作,他们的合作名噪一时,是当时最火的搭档。
张寿臣甚至和陶湘如还曾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直播,表演相声《对春联》,这个表演是“相声上电台”现有可查证的最早记录,而随着观众对张寿臣的喜爱,张寿臣也获得了“相声大王”的称号。
可以说从李德钖走后,张寿臣便成为相声界最火的相声演员,而当时张寿臣也正好处于自己的事业全盛时期。
当时的张寿臣在相声界风光无限,凭借机遇和能力,张寿臣渐渐成为相声界的领袖,而相声界的许多争端也都需要张寿臣出面,久而久之,张寿臣也就成为相声界的总门长。
张寿臣对于相声界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后辈提及张寿臣的时候,也都谈到张寿臣“为相声添产业”,张寿臣由于自己有文化,有相声天赋,在继承传统相声段子的时候,他还大刀阔斧的对相声进行改进。
整编的相声段子包括《卖挂票》、《大保镖》、《对春联》、《文章会》等等,而张寿臣本人创作的相声段子也非常之多,这对于相声行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寿臣统治相声界达半个世纪,在解放前后,相声界最有话语权的便是张寿臣,尤其是在解放后的1953年,张寿臣组织津京两地相声演员开会。
不仅对相声门和评书们做出了明确划分,而且对于师承模糊不清的也一并进行整理,可以说这次会议奠定了今后的相声界大格局,而当时有魄力做这件事的也只有张寿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