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偏见或愿望等,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影响他人行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有一种“投影效应”,说的是人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移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具有同样的特点。
心理学的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于别人身上的倾向。人们常把心理投射和投射效应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很大差别。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投射效应是一种认识错误,是沟通和人际关系的“黑狐狸”。
什么是心理投射
所谓投射,顾名思义,就是往外投,往外发射,有点像手电筒一样,光线由手电筒向外发射,照亮了外界的事物。心理上的投射也类似这个意思,就是把自己看做手电筒,自己的想法就是光线,把自己的想法照射到别人身上,就是投射。概括地说就是“我以为”,我以为对方是什么,是怎么想的。
比如,我以为他要打我,我以为他想喝水,我以为他小看我……就是自己想像认为对方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
心理投射的好处
心理投射本身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它还有一种好处。心理投射,其实也是自己根据某种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是心理活动多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对看到的现象进行猜测,是理解别人、共情别人的一种心理基础。
比如,看到别人擦汗,会认为他是不是累了;看到别人叹气,会认为他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看到别人生气,是不是判断因某种原因而起。这些心理投射是一个人内心感受多,心理世界丰富的表现,对于增加人际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是有好处的。
什么是投射效应
心理投射不分好坏,只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人都有的一种心理认知形式。但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能完全依据这个投射来行事,不能看到别人在议论我们,就真的认为是他们在议论我们,而要思维考虑一番,也就是核实一番。人的行事要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想像之上,投射其实就是一种想像。
如果投射什么,就照投射的内容去做,这个就是投射效应。不分清红皂白,按想像办事,可想而知,结果肯定很糟糕了。比如,我看你不顺眼,你就不顺眼;认为你不好,就是你不好。这成何体统。中国有一个成语故事,“智子疑邻”,讲的是看邻居家孩子不顺眼,毛了个斧头就以为是邻居家孩子干的,就认为是邻居家孩子偷的,这样没根没据,就凭自己的感觉印象和心理定势来办事,肯定起冲突。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投射效应是产生误解的一种认知错误,这也是我把它称做“黑狐狸”的原因。如果一个人经常以心理投射的方式来与人相处和做事,他就是把自己的想像当做事实,会产生很多误解和矛盾,这是自我中心的一种表现。
克服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按照自己内心想像的、以为的去做,这样就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克服投射效应,就是要避免盲目按自己以为的情况去做事,而是不要急于行动,而是耐下心来去核实一下,这样就避免了把按想像办事,做事也会更稳妥。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很多人在做错事以后做解释,总会说,“我以为”“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投射效应,按自己的想像去做,其实想错了,与事实不符。克服投射效应,就是要克服这种认知偏差,而认真核实、全面看待事实,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