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4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其实观世音菩萨是位男子。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女相观音的出现和当时武则天执政的政治因素有关。《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可见观音是男性的。
明明是男身,观音菩萨为何总大玩“变性”化身女相?
我们生活中所见的观音菩萨多是女相,提到观音大家多会想到《西游记》里的慈悲菩萨形象。
在《西游记》中,提到观音菩萨的“标准像”:观音神态庄严雍容,头戴宝冠,身披天衣,腰束贴体罗裙或锦裙。健美的面庞和体态,体现了唐代上层妇女的时装和古印度贵族装饰的融合。
除了“圣观音”外,如“杨柳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等,都是容貌端庄、衣饰华丽、造型优美,既有菩萨的慈祥,也有女性的柔美。
从描写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观音都是女相,但其实观世音菩萨是位男子。
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女相观音的出现和当时武则天执政的政治因素有关。
《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可见观音是男性的。
而后,宋元、明清时期对观音的描绘表述更为女性化,多了几分市井烟火气,同时被赋予诸多神力,故而有了如今我们所说的“三十三化身”。
男相观音反倒是越来越少见,甚至这样的男相之作会被视为特立独行的异端之作。
既然观音原始之像本为男相,又为何要化身女相,又或者说为何被世人塑造成女相呢?其实,观音现身女身女相原因有二:
一是观音大慈大悲,救济众生,而世间众生中女性尤为最,因而显现女身融入其中,以言语教导以行动示范,引导她们走入悟觉解脱大道。
二是佛教中所说的慈悲与女性的某种内心特性具有类比性。如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表现为日常行为中即是仁爱,又比如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深重和无微不至的。
这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孩儿向父亲索要玩物,父亲多会教斥,训导一番便无下文,而母亲也依旧会絮叨一番,最终还是会满足,这其中的不同更多的是女性内心母性的慈忍怜爱主导的。
然而,不必太执着于菩萨性别的男女,放下俗世界定,菩萨本无性别之分 。就如同佛法中所贯穿的“随缘”——即:是男也是女,不必要那么执着任何一方,这样才能实现完全的自由。
于玉雕观音的而言,无论男相还是女相,甚至于无相,归根结底都是玉石与人们内心信仰、祈盼、心情寄托的结合,表达的是吉祥、平安、顺遂等等美好寓意。
如此慈悲吉祥之相,其实一句男女之别能概括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