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因为有种说法是:蟑螂一旦被打死,肚子里的卵不久之后就会孵出更多的卵,那时候就不是一只蟑螂的事情了,而是成千上万只蟑螂的事情了。有这个说法存在,那蟑螂直接如获“免死金牌”。
“四害”这个说法的由来已经很久了,最早是1958年一则《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了这个说法。
当时的“四害”包括了麻雀、苍蝇、蚊子、老鼠,不过后来麻雀的身份得以“平反”,空出来的位置就换成了蟑螂。
要说“四害”中谁最令人厌恶,就我而言非蟑螂莫属,随着现在环境的改善和垃圾的正规处理,苍蝇老鼠已经很少出现在居民家中了,蚊子只要点上蚊香屋里基本就无影无踪。
但是蟑螂这种生物,不是说消灭就能消灭的,水杯碗筷床底都有可能被它们爬过,关键还不能轻易地打死。
因为有种说法是:蟑螂一旦被打死,肚子里的卵不久之后就会孵出更多的卵,那时候就不是一只蟑螂的事情了,而是成千上万只蟑螂的事情了。
有这个说法存在,那蟑螂直接如获“免死金牌”,到处乱爬还成了打不得的“无赖”,不过这个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未必!
不同品种的蟑螂有不同的产卵方式
蟑螂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昆虫,蟑螂的祖先早在2.35亿年前的三叠纪就已经出现在了盘古大陆上,那时的大陆还都是一个整块,后来随着各大陆板块的分裂和漂移,蟑螂也开始了在不同大陆上的进化史。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000种蟑螂,有害的就接近50种,我国分布着大约200种蟑螂,仅室内常见的蟑螂就有10余种,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美州大蠊、德国小蠊、黑胸大蠊。
可能这样一说学名大家有点陌生,我们一般通俗的说南方蟑螂和北方蟑螂,南方蟑螂的特点就是大。
而北方蟑螂要小很多,这就导致了北方人初次见到南方蟑螂会接受不了这种“巨物恐惧”,为什么南方的蟑螂这么大,难道是因为气候好吗?其实不是,而是不同的品种的原因。
南方蟑螂以美洲大蠊居多,体长30-50毫米,大母手指头那么长的非常常见,幼虫期长达11-14个月。
成年期接近一年半,雌性蟑螂一生会产下50个以上的卵荚,每个卵荚约有16枚卵,只需45天即可孵化出幼虫,这种蟑螂不仅能爬也能飞,扩散能力强。
而北方蟑螂则大多属于德国小蠊,体长在1厘米左右,是全世界最难治理的蟑螂,号称“最强家栖蟑螂”。
德国小蠊具有更快的繁殖速度,雌性蟑螂一生产下5-8个卵荚,每个卵荚大约有40枚卵,从卵孵化至性成熟平均仅用28天,每年可繁殖2-3代。
而且德国小蠊是唯一一种长时间携带卵荚的室内蜚蠊种,保证了卵孵化的成功率。
美洲大蠊的卵荚属于随产随抛型,德国小蠊属于随身携带型,还有像蔗蠊这种,会把卵鞘存储在体内的一个育儿室,直到卵孵化成幼虫为止。
理论上也就只有蔗蠊这种卵胎生的蟑螂才能做到踩死后会产生更多的幼虫,像美洲大蠊的卵荚早就藏起来了。
德国小蠊的卵荚虽然孵化速度快,但也需要时间的,而且卵荚破损后很容易导致卵发育不良,所以没有想的那样踩死一只蟑螂就会孵出成千上万只蟑螂。
至于踩死一只蟑螂会出现更多蟑螂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蟑螂属于群居昆虫,有一只就有一群,你踩死了一只,说明家里有吸引蟑螂的东西或者有蟑螂潜入的漏洞,这才导致了蟑螂越来越多。
蟑螂打死了有什么其他的危害
对于消灭蟑螂,直接踩死从来都不是推荐的消灭方式,主要原因还是蟑螂体内携带了大量的病菌、微生物。
以“最强家栖蟑螂”德国小蠊为例,德国小蠊体内会分泌出一种特别难闻的分泌物,会加快食物的腐败。
这种体型小的蟑螂可以挤进很窄的小缝,而且因为蟑螂喜爱潮湿和离不开水的原因,水杯洗碗柜洗手间洗菜台是最容易聚集蟑螂的地方。
蟑螂体表携带着超过40种病原体和致病菌,其排泄物和蜕皮也是引发特殊人过敏的过敏原,让这种昆虫在餐具水杯上爬来爬去,实在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打死的蟑螂更是病菌“炸弹”,病菌会随着蟑螂尸体破碎反而会有更大的扩散面,这些直接遗留在地板等地的病菌,会更容易的影响人的呼吸道,所以出于这方面考虑,最好不要直接踩死蟑螂。
目前最有效的控制蟑螂数量的方式还是以化学药剂为主,但是由于蟑螂的繁殖速度太快,抗药性也会逐渐积累。
所以再有效的杀虫剂都很难保证长时间的控制蟑螂的数量,不过在家中可以通过控制水源的方式来渴死蟑螂。
蟑螂可以的食性非常广,甚至纺织品,唱片等都能成为蟑螂的食物,但是唯有水源是蟑螂离不开的。
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不出2周疯狂的蟑螂就会出现残食同类的情况,甚至在白天都会不顾一切地扫荡寻找水源,可以通过蟑螂的这一弱点绿色环保的控制蟑螂数量。
至于其他的控制手段,有个生物学家曾经说过:如果全球发生核大战所有人类和动物都因为辐射灭绝了。
蟑螂也不会灭绝,人类身体所能忍受的放射量为5rems,而蟑螂可以忍耐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放射量,“打不死的小强”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美国为消灭蟑螂每年投入大约15亿美金,要真有其他有效的控制手段,也不至于每年花费这么多钱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